為什么肥料越用越多,產量卻越來越低?

  • 2018-12-14 16:06:01
  • 來源:網絡整理
  • 2428

微信圖片_20181214160419.jpg

土壤是作物優質高產最重要的一個物質基礎,一旦土壤結構、土壤耕作層糟到破壞,土壤惡化了,種植就成了無本之木,無源之水,作物必然難以獲得高產。

土壤惡化包括哪些方面呢?

1、土壤物理性狀的惡化

土壤的一個物理結構叫做“土壤團粒結構”,即土壤是由一個小團一個小團構成的,形象來說就像蚯蚓糞一樣。好的土壤團粒結構既通氣,又保水保肥,而且還有抗旱的作用。但是土壤團粒結構特別不穩定,容易受到外界環境,包括人為的破壞。比如,澆水次數過勤、澆水過多,或者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、噴灑某些化學殺菌劑,尤其是除草劑,都會破壞土壤團粒結構。如果團粒結構受到破壞,構成它的小分子團就不存在了,土就成了面兒狀的,堆積到一塊,就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結。很多農民以為土壤板結就是單純的土壤變硬了,實際上是因為土壤物理結構遭到了破壞,才造成了板結。

2、土壤化學性狀的惡化

(1)土壤酸化

大部分的化肥都是以酸性居多, 如果長時間施用過多,就會導致土壤酸化,本來正常的土壤PH值為7,酸化后,PH值僅為3,甚至更低,就會導致土壤出“毛病”,對于氮磷鉀等元素的吸收能力就會下降,農作物缺少了必須的養分,自然的產量就會下降。

(2)土壤鹽漬化。

化肥本身就是一個無機鹽,由鹽離子構成,比如硫酸鉀會分解成K+和SO42-,K+,K+能夠被作物吸收,但是SO42-就殘留到土壤中了,氯化鉀也是同樣的道理。過多的離子殘存到土壤之后,導致土壤含鹽量過高。導致作物根系不能正常吸水,妨礙作物對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。

3、土壤生物性狀的惡化

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,他們之間能夠互相作用,保證一種平衡的狀態,適合農作物生長,但是,長時間過量使用化肥后,就會破壞它們之間的這種平衡,導致作物病蟲害增多,產量也就隨之下降。

4、土壤板結

引起土壤板結的因素有很多,其中之一就是化肥施用過量,土壤板結后,大家都知道,影響作物的正常呼吸,產量肯定上不去,嚴重的,直接導致農作物死亡。


土壤物理性狀、化學性狀、生物性狀及土壤板結相互影響,當土壤板結時再用肥料,土壤鹽漬化、酸化就更嚴重,生物性狀也隨之惡化了。考慮土壤改良的時候,要進行綜合改良。


微信圖片_20181214160725.jpg

如何進行土壤改良?

1、土壤物理結構的改良

(1)土壤調理劑

土壤調理劑的作用就是把碎的土壤顆粒粘成一個個的小團粒,即恢復土壤團粒結構。保證土壤透氣、保肥,根系也更容易往下扎。

(2)秸稈

使用未腐熟的糞肥作為有機肥,危害比較大。不管是雞糞、牛糞,使用時可以通過加入秸稈腐熟發酵。以雞糞為例,里面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及氮磷鉀,一層雞糞加一層秸稈,剁在一起腐熟發酵,既能把雞糞里的鹽分降下來,還能把更多的有機質腐熟出來,同時高溫發酵可以消滅一大部分病原雜菌。土壤鹽漬化嚴重的地塊,可以大量使用秸稈,秸稈腐熟的過程能吸收一部分鹽分,降低土壤的鹽漬化。

2、土壤化學性狀的改良

(1)不建議使用水泥、生石灰來調節土壤的pH值。這種做法無法解決鹽漬化,同時嚴重破壞土壤結構,形成沉淀,導致土壤惡化加重。

(2)減少化肥用量,可以使用一些堿性化肥,例如氫氧化鎂,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土壤pH值,同時不會形成沉淀。

(3)提高化肥的利用率。土壤化學性狀和化肥利用率密切相關。單獨使用復合肥的話,有些較差地塊利用率連15%都達不到,也就是說施用100斤復合肥用到地,能夠被作物吸收的只有15斤左右,其余85斤都白白浪費掉,這部分被浪費的肥料反而會加重土壤鹽漬化或酸化。建議在種植過程中,復合肥只作為底肥使用,追肥盡可能選則水溶肥。

3、土壤生物性狀的改良

改良土壤生物性狀,一定要從根本上入手,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菌治菌。要想提高作物產量,需要向土壤內添加生物菌劑(生物菌肥)。國內應用最成熟的就是芽孢桿菌。芽孢桿菌屬于細菌,種類比較多,它針對緩解土壤重茬是一個特別好的菌群,能夠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,這是一個治本的方法。

土壤修復改良是一個系統工程,不能局限于一點,要從土壤物理、化學、生物性狀三方面入手,明確使用目的,有針對性的進行土壤改良。同時注意可持續性,不能片面的追求速效性,需要通過整體改良、逐漸積累,使土壤達到最佳狀態,實現作物高產優質,農民豐產豐收的目的。